• 1000
Content 1100 styling change to allow custom header

毕马威的意见

財政司司長預測香港特區政府於2021-22財政年度將錄得189億港元財政盈餘,與原先估計的1,016億港元財政赤字有明顯改善,轉虧為盈主要原因是地價及利得税收入出乎預期。儘管年內推出了多項一次性抗疫紓困措施,香港政府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財政儲備仍然處於9,467億港元的穩健水平。這充份顯示特區政府的財政和總體經濟的實力。

隨著第五波疫情的爆發,財政預算案為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的行業和市民提供支援。畢馬威很高興政府採納了我們的建議,向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來港人士發放新一輪電子消費券。我們認為該措施可有效地在短期內支援市民和企業以及刺激本地消費, 亦同時推動電子商貿發展,有助促進香港成為智慧城市。

縱然本年度財政預算案沒有引入新稅種,預計香港的稅制將於未來產生變化,包括政府建議於2024-25年度引入累進差餉制度。此外,為響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所推行的國際稅務改革,政府正在尋求於2022年內推出稅收法案, 以實施經合組織建議對全球營業額至少為7.5億歐元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徵收最低稅率的要求。此法案包括從2024-25課稅年度開始向上述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徵收本地最低補足稅, 將對許多受影響的納稅人產生重大影響,並預計為政府將帶來顯著的額外收入。我們建議, 為了確保香港繼續保持亞洲金融及商業中心的領導地位,政府需要仔細考慮整體稅收制度。我們亦希望政府能善用由此得來的額外收入,進一步改善香港的營商環境和競爭力。

預算案中提出多項措施以加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及財富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我們支持財政司司長繼續關注這個領域。預算案特別提出了措施支持家族辦公室、海事和港口行業以及創新科技行業的發展。我們建議政府進一步支持資產管理行業以確保香港不遜於其他金融中心。 我們亦很高興看到預算案中提出措施以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同時吸引人才來港,以增强香港的長遠競爭力。

总括而言,今年的财政预算案提供多项紓困措施在疫情期间支持市民和公司,同时亦透过各项投资提高香港的中长期竞争力。我们希望政府能尽快公佈实施细节,帮助香港在復苏的道路上取得更大进展。

联繫我们

有关本网页或其他税务问题的查询,请与毕马威税务专业人员联繫。

本摘要所载资料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情况而提供。虽然本所已致力提供準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本所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本摘要时或日后仍然準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本摘要所载资料行事。

有关立法的建议不一定会通过成為法例,而且在正式成為法例前也可能会经立法会修订。

请注意,本摘要所载资料仅属政府财政预算案的摘要。阁下在作出业务决策前,应諮询有关的专业人士。

? 2022 畢馬威稅務服務有限公司 — 香港特别行政區有限責任公司,是與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性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2022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 香港特别行政區合夥制事務所,是與英國私營擔保有限公司— 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相關聯的獨立成員所全球性組織中的成員。版權所有,不得轉載。